如何打破印刷业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1-02-07 08:55:00

近两年来,印刷厂倒闭、订单锐减、老板出走、招工难的消息始终笼罩着整个印刷行业,传统印刷行业几乎“正常”。与此同时,印刷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印刷企业相互压价是很常见的。”没有***,只有更低”成了真实写照。对于印刷业来说,如何打破困境

近两年来,印刷厂倒闭、订单锐减、老板出走、招工难的消息始终笼罩着整个印刷行业,传统印刷行业几乎“正常”。与此同时,印刷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印刷企业相互压价是很常见的。”没有***,只有更低”成了真实写照。对于印刷业来说,如何打破困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印刷龙头企业有11家

一位从事印刷行业20多年的员工感叹道:“大环境不好,日子越来越难熬,原来的订单做不完,现在企业吃不饱了。”。

近日,记者调查采访发现,受经济下行、政策变化等综合因素影响,印刷业进入了极其困难的发展时期。不仅知名印刷企业不断破产,挣扎谋生的中小印刷企业也更加困难,预示着行业危机在所难免。

面对破产或生存的市场洗牌,印刷企业该如何应对?有业内提出,只有用思维变革的眼光和现代思维,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积极练就内功,才能走出波澜中的危机。

“过去,每年都有上百万的订单。2013年之后,市场开始走下坡路。今年能保证就好了!”一家印刷公司的总经理说,一支由30多名员工和3台价值数千万元的印刷机组成的团队是他引以为豪的职业生涯。然而,最近他开办了一所英语培训学校,却“一塌糊涂”,印刷业的大市场环境并不好。我不会放弃,但我必须找到一些新的出路。”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印刷业的经营由繁荣走向萧条。

记者了解到,目前印刷企业仍面临绿色转型的要求,但油墨、纸张、喷泉液、洗车水等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消费品价格往往相对较高,选择空间较小,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对印刷服务的需求锐减,也对印刷市场产生很大影响。

“政府削减了许多印刷品,如书籍、明信片和日历。可以说,我现在失去了好的客户,“一家印刷公司的老板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政府部门的印刷业务占据了公司订单总量的近40%,印刷厂的利润在20%左右,“这部分市场的萎缩对我来说是致命的。”

2013年,福建印刷业“巨人”千帆印刷破产,厂房设备被抢;2014年,昔日印刷广州丰彩印刷正式停产,负债10多亿元近两年,印刷企业频频倒闭。据业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1家行业龙头企业走到了尽头。

2015年,他熟悉的一些印刷企业一夜之间消失了。”前一天,工厂还在正常运转,第二天,工厂空无一人。”。

但现在印刷行业因市场萎缩而引发的恶性竞争确实让人头痛。为了抢占市场,印刷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异常激烈。据介绍,由于西南内陆市场相对封闭,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主要依靠本地客户生存,因此在有限的市场中不存在底线竞争。”对于印刷业来说,如果我报1元,有人会报9角9分。甚至有些企业即使价格低于成本也要“打”。一位印刷公司经理说:“在这场竞争中,没有赢家,最终每个人都会受到伤害。”。

记者了解到,除了企业间的不正常竞争外,企业粗放经营也在业内饱受诟病。印领聊天微信,印刷助理玩游戏,剪纸工抽烟,折叠师傅在卡片桌上口口相传的打油诗描绘了印刷车间工人的生活。

“管理粗放、缺乏远见、观念落后,这些都成为新形势下制约印刷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刷行业人士认为,印刷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面临行业洗牌。环保主题下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和政策紧缩下市场的萎缩,并不是印刷企业死亡的根本原因。在大潮之下,剩下的企业一定要敢于大刀阔斧地改变自己。

“传统印刷是包装印刷行业最强大、最基础的支柱,是包装印刷生产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但是,新时期出现了新的发展特点。总之,炼铁仍然需要自己的努力。印刷企业要适应时代发展,练好自己的内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印刷企业之间的整合重组将加快。减少印刷企业数量,提高印刷总产值,或将成为行业常态。印刷企业的发展必须积极适应网络数字化、智能自动化、标准模块化、专业化规模化、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同时,行业自律、合作共赢也是印刷企业在新形势下获得合理生存和价值空间的重要环节。

但是,技术的创新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逃避只会迎来淘汰,利用才能创造价值。

面对行业的快速洗牌和整合,“互联网+印刷”的经营模式可能蕴藏着无限商机,但传统印刷业仍有另一个致命弱点:高成本。

传统印刷业占用土地和劳动力较多,成本自然上升,利润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姜波指出,对于印刷业等传统制造业来说,转移工厂和人力是必然趋势和当时的香港一样,农业和制造业已经离开香港,现在主要是服务业。

印刷业似乎已笼罩在云雾之中。无论是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印刷厂还是相关企业都存在潜在的“危机”。如何看待印刷业“快速衰退”的论调?如何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印刷业?